我教化学,带过学数学竞赛的学生。
女生最聪明的,有两个,第一个保送清华了,我给她讲什么都是我讲原理,不太按照课本讲,我给她的都是原理为什么是这样的客观规律,她一般都秒明白。
然后我们一起缕课本和教辅,我给她个模版,她自己建立知识框架,我就一直问她为什么,她一边讲一边想,我只负责点头摇头,最后帮她补充细节完整。
练几个习题,每一个习题她要告诉我,为什么出这个题,考什么知识,用什么技巧,命题背景是什么,大概是哪个地区的题目,给分点在哪里,失分点在哪里。
这种过程看起来挺先进的,但是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建构能力。
我们十次课学完高中化学,之前她基础就是二十三十分,因为人家是走竞赛的,高考科目不用学也可以,最后她高考的时候理综289分。
整个学习过程我负责指路,她负责走完,结果是你发现她眼睛眨眨就起飞了。
我也这样教另一个女孩,另一个更厉害,因为基础好一些,她会把高中课程里没有解释到位的东西挖掘出来,我们俩总得一边上课一边百度。
顺便一说,这姑娘钢琴十级。
我是个女老师,但我真觉得这些聪明的姑娘,迷死人了,抗拒不了的好奇心,严丝合缝的思维逻辑,宏观视角微观落地,我不清楚为什么和一个高中生交流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幸福感,最神奇的是她们都很懂得藏锋。
这叫人放心也令人心疼,希望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快点过去,如果说造物有什么神迹,我理解这些聪明的姑娘,就是美好的代名。
顺便一说我老妈去年测智商132,所以我可能是太习惯和聪明的女性相处了,但聪明的姑娘实在太美好了。
得,看完我们化学老师然然的叙述,我总结一下。
1、从二三十分的综合分到290,只需要10节课的课时,和一些从旁指导和练习。
2、老师讲课不需要拆分知识点灌输给她们,而是点拨一下让她自己说理解到什么程度,学会哪些,还不会哪些。
3、有“老师视角”,能分析出一道题老师要考哪个点,哪个省份的特征题型,我该怎么答才能得分。
4、跳出课本之外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纵深,让老师分分钟挂黑板,靠搜百度才能解决她们天马行空的提问。
害,得了咱们高考生还是老老实实刷题吧,高考逆袭也得取之有道。
你身边有没有智商爆表的同学,评论区讲讲他们的惊人战绩。
朝着一个目标低头认真走,有一天你抬起头,原来遥不可的地方,已经触手可及。